行业热度与市场表现 - 海南糟粕醋在社交媒体上热度显著,抖音话题“糟粕醋火锅”播放量近10亿次,小红书近三个月相关笔记超1万篇 [1] - 糟粕醋已从海南地方小吃发展为流行火锅品类,并冲出海南,店面开至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国内城市,并出口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2] - 2024年全年,海南糟粕醋行业产值约为1亿元,但与贵州酸汤产业规模突破25亿元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2][6] 产品特性与消费驱动力 - 糟粕醋由酿酒米渣发酵而成,具有微辣酸甜的独特风味,契合了当前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美味的饮食追求,其以大米为发酵基底、低脂低卡的特点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2][3] - 消费行为从满足味蕾需求转向文化探索,作为承载百年海洋文化的渔家智慧结晶,糟粕醋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和游客,部分门店游客占比达七八成 [4][5] - 消费者因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与好奇产生消费,社交平台上“好奇”、“想尝鲜”成为高频评论词 [5] 产业发展现状与瓶颈 - 产业主体规模较小且较新,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共有糟粕醋生产、餐饮主体270余家,其中51.9%在近5年内成立 [6] - 行业面临核心瓶颈包括消费认知的地域局限、供应链体系的脆弱性以及消费场景的单一性 [6] - 行业目前多为作坊式生产,存在标准化不足、有品类无品牌、有技艺无标准、有传承无创新等问题 [6][7] 政府支持与产业升级路径 - 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以工业化思维、全产业链思路推动产业发展,具体举措包括编制顶层设计、制定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知名品牌体系、培育龙头企业等 [7] - 产业升级需多方挖掘新消费群体,如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面向年轻人,并利用海南自贸港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9] - 提升产品力是关键,需强化产品创新以开发糟粕醋风味零食、调味品等多元化产品,并解决供应链痛点,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入冷链物流和智能仓储系统来降低损耗、保障品质 [10] 消费场景拓展与未来潜力 - 当前消费场景集中在餐饮和家庭烹饪,未来可拓展至旅游场景(如打造文化体验园、推出特色伴手礼)和办公场景(如推出小包装零食)以覆盖更广泛人群 [12] - 文化的赋能、品质的支撑、创新的延伸被视作糟粕醋从地域符号升级为超级IP的关键 [12] - 糟粕醋产业的发展为其他海南特色美食(如文昌鸡、清补凉、海南粉、儋州米烂等)的升级探路,业界提出通过政策扶持、品牌培育、产品创新打造“琼味矩阵”的合力 [13][14][15][16]
从街头小吃到省级议题——糟粕醋“升级密码”藏在哪?
海南日报·2025-09-22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