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钢球背后的AI质检革命
虎嗅·2025-09-22 13:18
你能想象吗?一颗直径不到4毫米的小钢球,竟然能难倒一家年产值几亿的轴承厂。 前段时间,我和得到AI学习圈的同学,也是北京凡钢科技的创始人卢无为沟通时,他跟我分享了这么一个案例:他们用AI帮一家山东轴承公司解决了困 扰多年的钢球质检难题。当我听到背后的具体细节后,发现这个案例特别有意思。 一、一颗小钢球的质检难题 你可能想不到,就是这么一颗不起眼的小钢球,撑起了多少设备的正常运转。你家里的窗帘滑轨、橱柜滑轮、洗衣机滚筒里,其实都有它的身影。在工业 领域,钢球更是轴承里的核心零件,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等热门产业里。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钢球,就没有可靠的设备。 但就是这么一颗看似简单的小钢球,对它做质检的难度和挑战很大。 卢同学告诉我,他们检测的钢球直径最小只有3.969毫米,而钢球表面的缺陷往往是微米级的——擦伤、划伤、裂纹、凹坑、杂质,这些缺陷用肉眼根本 看不清楚。 人工显微镜下看到的钢球 传统的质检方式是人工抽检,比如一批次生产十几万颗钢球,然后按10%左右的比例进行抽检。这个抽检还不是机器直接识别,是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借助检测仪来做。 这种检查方式的局限性,我不说你都能想到。 一是效率低得要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