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3]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3]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2][3]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2]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21.7%、10.1% [1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2] 金融风险防控与化解 - 截至2025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6]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大幅压降,风险完全可控 [9][14]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24] - "十四五"期间约有7000家僵尸私募机构出清,上百家伪金交所得到清理 [26] 资本市场发展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相当于同期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17]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24家 [18]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19]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21] 房地产金融支持 - 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8]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13] 金融开放与外汇管理 - "十四五"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9]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有269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24] -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31] 金融监管与法治建设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20] - 近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超700件 [25] - "十四五"时期共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22]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齐聚,发布会要点汇总
第一财经·2025-09-22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