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发声,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2025-09-22 17:06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形成,政策传导更为有效 [2]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2] - 银行业保险业五年来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1] - 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和10.1% [11]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27] 金融体系稳健性与风险防控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3] - 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13] - 五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13] - 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压降,风险完全可控 [14]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38] 金融监管与执法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金融腐败 [6] - “十四五”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 [12] -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28] - 五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40] - 重拳整治金融乱象,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 [15] 资本市场发展与改革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9] - 上市公司五年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 [25] - 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推开,已有3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完成注册 [32][33]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34]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35] 金融开放与国际影响力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9]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50][51]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36] - 我国跨境收支规模2024年达1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 [54] -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占比由16%升至近30% [56]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 [10] - 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10] - “十四五”以来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增长40% [18] - 新能源车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 [18]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29] 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近19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20]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85% [20] - 推进四项试点累计为科技领域新增投资超过万亿元 [20] - 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20] -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等举措 [32] 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 - 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53] - “十四五”以来破获外汇案件超过6100件 [52] - 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例由2020年的17%上升到30%左右 [56] - 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已纳入优质客户超2.3万家,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美元 [57] - 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定 [55] 投资者保护与市场生态 -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31] - A股市场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6] - 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10.9亿元和2.8亿元 [42] - 非法集资发案数量较“十三五”时期下降五成 [23] - 完善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健全投保体系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