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政策导向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成为行业发展的纲领性分水岭,后续将有20余件配套法规 [1] - 政策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1] - 政策体现了精准行业定位、加速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拐点”的坚定决心 [1] 投资者利益绑定与费率改革 - 建立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引导公司专注于提升产品业绩 [2] - 将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切实降低投资者成本 [2] - 推动绩效考核改革,提升高管和基金经理绩效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的权重 [2]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2] - 强化长周期考核,要求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 服务能力与产品创新 - 引导公司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资源配置以提升服务能力 [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严格监管其选用和调整,防止“风格漂移” [3] - 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创设力度,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3] - 鼓励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以数字化手段改善投资者交互体验 [5] - 明确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提升资本市场资产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 [5] - 研究创设更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金产品,修订完善FOF、养老目标基金等规则 [5] 行业活动与价值导向 - 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旨在强化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6] - 活动通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多层次、多形式宣传与互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 - 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对公司在前瞻布局和逆向布局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需发掘潜在产业价值 [6]
建信基金: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加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2025-09-22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