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2强标下,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谁更胜一筹?
第一财经·2025-09-22 20:05

技术路径分歧 - 智能化驾驶领域激光雷达与纯视觉两大技术路径的分歧愈发明显 [1] - 特斯拉、小鹏等厂商坚持通过高算力芯片和高精度摄像头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纯视觉路径 [1] - 华为、速腾聚创等厂商坚持搭载激光雷达提高安全冗余的多传感器融合路径 [1] L2强标与路径合规性 - 激光雷达首次被纳入《智能网联汽车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体系 [1] - 两种技术路径的从业者均认为在L2级别辅助驾驶下均可满足强标要求 [2] - 激光雷达被肯定在夜间及隧道等复杂光线环境下对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有积极作用 [2] - 视觉方案从业者认为通过迭代AI模型、视觉感知和高算力结合同样能够符合强标要求,并将激光雷达视为补充 [3] 安全性争议 - 特斯拉CEO马斯克认为激光雷达会因传感器数据不一致而降低驾驶安全性 [4]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称视觉传感方案的响应速度可比融合方案快数倍到10倍 [4] - 华为方面认为在晴转雨、团雾等突发场景下,当前辅助驾驶因“看不见”而能力不足,需要分布式雷达等传感器 [6] - 小马智行CEO彭军认为L4级别纯视觉很难实现完全安全,并指出激光雷达价格已与摄像头处于相同档位 [6] 成本与市场趋势 - 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占据全球超90%的汽车激光雷达市场份额 [6] - 纯视觉所需的高算力芯片厂商仍以英伟达等国外厂商居多 [6] - 禾赛科技的远距激光雷达产品在大规模出货前提下售价或能减半降至200美元 [7] - 今年1至4月激光雷达安装量超过48万颗,同比增幅超50%,其中自主品牌安装量超28万颗 [7] - L3以下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超66.7万辆,其中60%的车型搭载了激光雷达 [7] 技术路径的演变 - 元戎启行CEO周光认为激光雷达对通用障碍物识别短期仍重要,但长期视觉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5] - 小鹏汽车在去年战略转向纯视觉路线,并重申将坚持该路线,但同时搭载毫米波雷达等其他传感器 [4] - 针对纯视觉路径,不少主机厂或Tier 1已布局研发高算力芯片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