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部署与市场改革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并购六条"、科创板"1+6"等标志性政策落地 [1] - 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拓展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 - 政策落地体现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改革的放大效应,并折射出政策鼓励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导向 [1] 融资端改革与科技创新支持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迎来未盈利IPO项目,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制度包容性提高引导要素资源向"新"集聚 [1] - 并购重组案例增多,如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等,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转型升级、产业整合的积极性增强 [2] - 科创债试点以来累计发行超万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债市"科技板"推出创新产品 [2] 投资端改革与中长期资金入市 -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本加速入市,发挥稳定市场"压舱石"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的作用 [3] - 中央汇金公司连续多次公开宣布增持ETF,全国社保基金持续加大入市力度,加速配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3]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截至二季度末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4000亿元,增幅达28.7% [3] - 政策松绑及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使保险资金能够从长期视角评估股票投资价值 [4] 公募基金改革与市场活力 - 两批共计38只采用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面市,公募基金费率第三阶段改革启动,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额达23.73亿元,同比增长76.04%,股票型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5] - 公募基金改革推动行业回归财富管理本质,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变 [5] 市场表现与稳定性 - 今年6月底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四成,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 [6] - 自2024年9月26日至今,A股有44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达2万亿元,5个交易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日均交易额较2023年全年的8772.29亿元大幅上升 [6] - 两融规模从2024年低点的1.37万亿元稳步上升至2025年9月的2.3万亿元,杠杆率处于合理水平 [6]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5、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7]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市值占比约3%至4%,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 [7]
增量政策落地周年一线调研 | 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上海证券报·2025-09-22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