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浦江之畔共话创新生态——变革时代,创新文化是怎么炼成的
科技日报·2025-09-22 17:26

创新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 创新文化被定义为一系列有利于新知识特别是新科学技术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信念、价值观和思维习惯,鼓励人们包容、支持和参与创新 [1][4] - 新时代创新文化包含五个方面:崇尚追求真理的科学文化、鼓励敢为人先的探索文化、倡导开放协同的共生文化、传承甘为人梯的育人文化、坚持扎根中国的人文文化 [3] - 创新文化具有青年主体活力释放、城市空间生态赋能、跨界破壁融合机制等新特征,以包容为土壤、以融合为路径、以城市为舞台、以青年为主体 [1][6] 青年与城市在创新中的角色 - 年轻人正成为创新文化的定义者而非追随者,2024年中国经营主体接近2亿户,其中青年创客和青年创业者占绝大多数 [1][6] - 传统硅谷模式将科创隔离在郊区园区,而当下的硅巷模式正推动科创回归城市肌理,例如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和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场景融合 [6] - 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孕育了务实高效的商业文化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4] 人工智能对创新文化的影响 - 中国已成为全球AI专利最大拥有国,AI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6.67%,用于AI开发的数据量同比增长40.95% [7] - AI时代需要三类关键人才:AI原生思维者、人机协作设计师、跨界整合者,核心逻辑是创造AI时代的新范式而非仅学会使用工具 [7] - 创新过程从实验室里的线性过程转变为在全民讨论和跨界碰撞中涌现,AIGC技术将创造权杖交给每个人,使公众从消费者变成共创者 [1][7] 区域创新文化与全球合作 - 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培育需明确方向和重点、增强文化自觉、在开放中促进演变、增强部门及主体协同 [4] - 开放在区域创新文化培育中非常重要,具体是构建与创新领先地区的人脉网络,在互动互鉴中实现创新性转化 [5] - 科研是一项全球事业,但每个国家面临特定生态系统的独特挑战,必须因地制宜提供科研服务以形成独特包容的创新文化 [1][8] 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实践 - 创新文化的培育需要持之以恒,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种积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践,媒体应成为创新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 [3] - 发展科学技术需在中国的土地上用好奇传统培育创新文化,把惊讶意识与忧患意识结合起来,让好奇传统与中国文化相得益彰 [10] - 打造创新文化的关键在于找到天生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支持他们创新,优秀组织都重视经验分享、保持沟通畅通、允许从错误中学习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