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不良资产转让趋势 - 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出清不良资产 多家公司包括中银消费金融 中邮消费金融 建信消费金融 中信消费金融 杭银消费金融 锦程消费金融 湖北消费金融等在9月转让不良贷款 [1] - 转让资产特点为规模小 笔数多 资产类型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 多为纯信用贷款缺乏抵押担保 且多数已进入长期逾期阶段 [6] - 机构转让价格普遍偏低 多数项目起拍价低于账面价值1折 部分低至0.17折 [1][6] 中银消费金融转让情况 - 中银消费金融发布2025年第69-76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 8期项目未偿本息总额累计超过25.04亿元 [2] - 第76期项目来源于四川地区 借款人4674户 未偿本息总额5.27亿元 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46岁 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920天 [2] - 第38期项目未偿本息总额3.27亿元 资产笔数2181笔 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534天 竞价起始价562万元 折扣低至0.17折 [3] 其他消费金融公司转让案例 - 建信消费金融发布2025年第1期转让项目 未偿本息总额1.28亿元 资产笔数8708笔 竞价起始价1034万元 折扣约0.81折 [5] - 中信消费金融发布2025年第4期转让项目 未偿本息总额1.44亿元 资产笔数14452笔 竞价起始价754万元 折扣约0.52折 [5] - 杭银消费金融发布2025年第5期转让项目 未偿本息总额9.26亿元 资产笔数573642笔 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492天 竞价起始价3104万元 折扣低至0.34折 [6] 市场规模与特点 - 截至2025年9月21日 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累计挂牌转让项目179个 涉及未偿本息总额近300亿元 [6] - 转让呈现"规模增多 折扣率走低 涉及地区广"特点 形成买方市场 回收预期悲观 竞争加剧促使折价出售成为常态 [6][7] 行业转型信号 - 批量转让不良资产降低催收和诉讼成本 释放风险资产 释放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信号 [1][7] - 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将趋于常态化 通过公开透明处置渠道有效链接出让方 受让方 银登各方资源 [7] 风控与合规要求 - 机构需强化贷前审核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客户信用评估精度 优化客群结构 减少高风险下沉市场依赖 [8] - 需严格合作机构管理 提升自主风控能力 加强贷后动态监测 并关注监管政策要求如10月助贷新规落地 [8] - 在前端环节严控增量 提升准入门槛 加大自营催收人才招聘 强化催收外包机构协作 引入调解机构建立协商机制 [9]
低至0.17折 消金公司密集转让不良贷款
北京商报·2025-09-23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