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降费不再是惠民保“主流”
北京商报·2025-09-23 00:18

惠民保不再把"降费"作为主打的背后,是持续的"内卷式"降价或已接近天花板。 从市场与经营逻辑来看,长期的低价策略容易导致逆选择与"死亡螺旋"。低价吸引高风险参保、赔付上 升、保险公司被迫惜赔或退出,最终伤害参保者利益。"连续多年内卷之下,惠民保保费降价空间下 降,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吸引力,各地区从优化产品获得感、分类升级保障方案角度去迭代产品,这也是 惠民保'坚守商业属性,遵循保险规律'的体现。"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 对于保费下降空间越来越小的原因,李文中也表示,一是,惠民保要不断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以保障 运行的可持续性,保障范围就不能过窄,责任不断扩容导致成本上升;二是,惠民保本质上是一种商业 保险,需要遵循商业逻辑,避免持续亏损;三是,离不开《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 知》对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引导与规范。 今年7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强调,城市商业医疗险 要"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要求城市商业医疗险突出普惠定位,坚守商业属性。 保费下降空间减小并非是市场失去"温柔"的一面,而是产品设计必须在"普惠"与"可持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