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募资规模缩减趋势 - 自IPO审核常态化以来超过四成企业募资规模较最初申报稿明显缩减平均压降幅度超过20% [1][2] - 44家企业申报募资合计459亿元上会时募资额调整至330亿元整体降幅达到28%单家企业募资缩减幅度普遍超过20%最大降幅达到49% [2] - 同期无一家企业上调募资规模例如百奥赛图计划募集资金从18.93亿元降至11.85亿元马可波罗从40.18亿元降至23.77亿元锡华科技从20.48亿元降至14.98亿元 [1][2] 募资额下调的主要方式 - "砍补流"成为募资调整主流选择在募资下调的44家企业中38家曾在申报阶段纳入补流计划最终17家彻底剔除该项目17家大幅下调补流额度仅4家保持补流金额不变 [3] - 通过压减非核心项目实现募资缩减例如泰凯英将募投项目从6个精简至3个拟募资额从7.7亿元腰斩至3.9亿元南特科技中诚咨询锦华新材等也通过减少募投项目数量实现资金向核心业务倾斜 [3] - 采用"全面微调"方式按比例平衡各项目资金需求例如禾元生物在削减补流项目外对生产研发类项目也进行下调星图测控宏海科技等根据项目优先级对各募投方向资金进行差异化缩减 [3] 监管政策的核心导向 - 新"国九条"落地及后续规则修订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并将"突击分红+补流偿债超募资20%"列入负面清单 [4] - 2025年5月修订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明确募集资金需专款专用聚焦主业同时严禁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流和偿还银行借款 [4] - 证监会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的随机抽取比例强化问题导向检查确保覆盖率不低于1/3 [4] IPO审核关注要点 - 交易所高频问询新增产能的必要性及产能消化措施要求企业结合现有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同行业扩产情况细分市场空间说明合理性并以在手订单客户拓展计划明确消化依据 [6] - 严格审核募投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关注业务匹配度技术合理性及对企业现有业务的补充或升级价值例如雅图高新被要求逐项说明建设内容主业相关性资金测算依据 [6] - 重点关注募集资金规模测算及论证要求企业将募资规划拆解至具体支出项并提供测算依据例如优迅股份需详细披露设备购置费用IP及软件费用等支出的具体内容及测算过程 [6] - 严格审查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特别是货币资金余额高报告期内存在大额分红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例如马可波罗因账上货币资金逾37亿元且有突击分红最终取消8.6亿元补流项目 [7] 市场影响与生态优化 - 募资规模下调被视为企业在严监管态势下的理性选择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让资本更精准地服务实体 [5][8] - 监管政策导向遏制低效重复投资严控资金流向"内卷式"低效重复建设领域以及产能过剩行业 [7] - 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同步调整在辅导企业制定募资计划时会严守监管要求聚焦主业充分论证募投必要性与合理性以提升过会率 [8] - 投行在执行项目时会先分析板块平均市盈率再结合行业及企业优劣势测算募资需求由于预期募资规模会被压降申报时往往会较测算值偏高 [8]
募投项目迎“三严”审核IPO募资额集体瘦身
证券时报·2025-09-23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