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上行趋势仍将延续 三大主线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2025-09-23 06:31

市场表现与指数涨幅 - 今年以来A股交投活跃,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市场迎来稳健上涨 [1] - 截至9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3.64%,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0.51%,创业板指累计上涨71.97% [1] - 4月初为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可能为全年指数低点,全年来看上行机会大,下行风险小 [2] 市场支撑因素 - 宏观经济韧性强,经济数据表现相对稳健,制造业韧性成为重要贡献点 [2] - AI、创新药等领域突破令全球重新认识中国的创新能力 [2] - A股上市公司全年有望实现3%左右的盈利正增长 [2] - A股市场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 - 政策持续发力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投资者情绪不断升温 [2] - 全球货币秩序加速重构,中国资产吸引力继续提升 [2][3] 资金面改善 - 投资者信心提升带来增量资金入市,各类投资者保持较高活跃度 [2] - 股市稳定机制继续完善,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 [2] - 海外投资者回流A股市场,支撑市场流动性 [2] - 从6月底开始,A股市场筹码结构改善,指数突破主要成本曲线,具备较好赚钱效应 [4] - 主动型外资初步回流A股市场,因A股下半年强势表现及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创新药、新能源等领域结构性亮点 [4] -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明显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两融余额变化 - 截至9月19日,两融余额已上升至近2.4万亿元 [4] - A股市场体量较十年前更大,杠杆类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 [4] - 当前A股流通市值已增至90万亿元,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仅约2.4%,刚回到2014年以来历史均值附近 [4] - 两融规模上行节奏更平稳,从2024年9月的1.4万亿元左右低位增加到2024年11月突破1.8万亿元后震荡抬升 [5] - 持仓更加分散且偏好新兴产业、成长风格,如医药、电子、计算机、高端制造、军工等 [5] - 有色金属、非银板块等受益于产业趋势及业绩弹性,获融资净买入较多 [5] 板块轮动与投资主线 - 6月下旬以来成长板块为市场上涨过程中表现最强势的主线 [6] - 成长板块显现扩散和轮动特征,从AI硬科技领域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6] - 市场核心主线围绕业绩及产业趋势展开,聚焦受益于产业趋势的AI、创新药以及政策发力方向 [6] - 机构投资者积极入市,资金面偏好与热度分布与历史表现有所不同 [6] - 未来资金或围绕基本面进行配置,具备中长期比较优势、产业逻辑扎实的行业有望占优 [6] - 中短期关注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提振的金融行业,如保险、券商等方向 [7] - “反内卷”方向持续受到政策引导,可关注光伏等行业 [7] - 中长期关注三大主线:产业逻辑扎实的行业(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国防军工、机器人等)、国产化率提升的板块(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红利板块(电信、银行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