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全球贸易体系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双边与区域自贸协定正成为主流,关键在于凝聚志同道合国家并以更小规模重构多边体系精髓[1][4] - 未来世界将由不同经济区块构成,双边自贸协定层出不穷,投资活动日益活跃,但金融基础设施可能碎片化,不同货币国际化进程加速[6] - 东盟、中国及亚洲力量与欧洲若能形成共识,可能引领治理结构改革,但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4] CPTPP的角色与前景 - 欧洲正在讨论如何更紧密对接CPTPP,从框架层面看这是理想方案,因为CPTPP是现有安排而欧盟作为整体在另一边可简化流程[1][5] - 关键在于中国能否加入CPTPP,归根结底是希望尽可能多的经济体加入这个贸易集团[1][5] - 希望终有一天能达成更广泛协议,例如在RCEP或者CPTPP框架之下[4] 供应链调整与区域整合 - 面对新关税政策,供应链面临重新安排,3.3亿美国消费者目前在一堵墙后面,东南亚地区需加强内部整合,使新建供应链不仅服务美国市场,更要发展区域内及与第三方贸易[6][7] - 重点不应是重新调整供应链维持对美供应,而应聚焦区域如何在一起成长中实现互利共赢,并探索与欧洲或其他地区建立伙伴关系[8] - 中国企业可去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建厂生产再销往中国,为当地创造就业,同时中国向该地区输出高端制造业产品或机器人技术[9] 区域贸易壁垒与市场机遇 - 需要降低贸易与非贸易壁垒,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有4亿,东南亚有2亿,印度有1亿,代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消费群体及对商品与服务需求[8] - 假设中国持续推进产业链升级并向东南亚输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品,中方也需要适当开放市场采购该地区商品与服务,从而建立互利共赢贸易机制[8] - 支持降低贸易壁垒是促进经济增长最佳途径,但需关注自由贸易分配效应,并非所有人受益相同,需思考如何确保红利公平分配及为受影响群体提供支持[6]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下,如何研判CPTPP进程?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慧眼中国
第一财经·2025-09-23 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