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战略转型背景 -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医保控费双重驱动下,健康管理正成为保险业的新战场 [1] - 老龄化加速、慢病高发让传统的"事后赔付"模式难以为继,"主动健康"与"风险减量"成为新共识 [1] -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使全民医疗支出压力骤增,保险公司参与健康管理有助于缓解医疗支出压力、填补健康保障缺口 [3] 人保健康的战略举措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全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这是总局成立以来批准的首家非金融子公司 [1] - 公司正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把健康管理服务作为风险减量的重要手段,坚持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双轮驱动" [2] - 新公司将建设覆盖全国的自有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升级集团统一的健康管理平台,打造在医疗、康复护理、慢病管理、药品供给等领域的特色服务能力 [2] - 人保健康早在2021年即开始筹划设立健康管理公司,2025年正式申请独资发起,8月获金融监管总局批复通过 [2] 市场与政策驱动因素 - 健康险在2023年重回快速增长通道,未来重疾险新单或持续低位徘徊,但医疗险保费增长动力强劲 [3]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丰富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 [4] - 最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保险公司可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健康管理服务的费用可在合理比例内列支(最高不超过净保费的20%) [5] 行业竞争格局与模式 - 设立专业健康管理子公司正成为趋势,太保寿险在三亚设立了太保健康管理公司,阳光人寿间接投资设立了海南两家健康管理公司并实现100%控股 [6] - 中国平安将医疗健康列为核心战略之一,整合医疗供给侧资源,泰康保险在全国投资兴建多家医院和医疗中心,并入主拜博口腔 [6] - 产品同质化很难避免,而服务则是更加可以特色化和差异化的部分,服务体系的打造需要链接医保、医院、药企等多方 [7] 国际经验与商业模式创新 - 美国最大的健康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旗下不仅有保险业务UnitedHealthcare,还运营着Optum健康服务子公司,覆盖健康管理、数据分析、药品服务等领域 [8] - 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是"管理式医疗"本土化,保险公司通过自建或合作医疗网络,直接参与医疗服务供给,全流程介入客户健康管理 [9] - 另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是"保险产品+健康服务包",未来健康险产品可能集成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形成"产品+服务"捆绑销售 [9]
人保健康设立非金融子公司背后, 保险公司缘何瞄准健康管理?
新浪财经·2025-09-23 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