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划与监管导向 - 工信部将研究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并实施新一轮汽车产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促进消费 [3] - 生态环境部制定“国七”标准思路将由单车型排放限制管理转变为单车型排放限制加企业平均排放强度的双管理,统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推进近零排放技术应用 [3] - 商务部继续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通过数据赋能提高补贴效率,并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破除限制性措施以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4] - 国家数据局将建立覆盖汽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支持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数据可信流通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开展数据安全认证与合规体系建设 [4] 前沿技术与产业竞争力 - 行业需发力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使用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应用,实现技术迭代革新和跨越式发展 [2] - 东风汽车基于太极大模型打造智能应用场景、AI推理服务和数据闭环等核心能力,推动“车路云星”一体化及汽车具身智能体从概念到规模化生产 [8] - 广汽集团将重点研发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大模型架构用于智能驾驶,并在电动化方面研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和电驱控制器,预计2027年实现新一代电芯搭载上车 [9] - 长安汽车提出产品边界被打破,汽车企业向出行服务商、生态运营商转型,软件、数据及组合辅助驾驶服务、远程运维等构成可持续收入流 [8]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增程式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形态,其电池并联发动机使内燃机热效率在45%以上,能量回收可节油10%~15% [5][6] - 清华大学李显君表示从10~15年中长期看仍将以纯电动车为主,因中国已打造完整产业链并拥有先发优势,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将赋予更多潜能 [6] -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提出随着绿电成为电力消费主体,纯电动汽车将成为能效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并通过车网互动技术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今年车网互动示范工程已在上海等9个城市启动 [6]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方海峰认为长期看多能源融合趋势将继续深化,纯电、插电、增程、燃料电池及高效零碳内燃机多技术路线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纯电动将随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成为市场主流 [7] 行业转型与价值链重构 - 传统汽车品牌正加速淘汰,产业上下游价值分工被打破,新汽车、新生态、新价值链分工正在加速形成 [9] - 长城汽车期待行业未来5年进入稳步精进阶段,回归造车本质,要求企业精准洞察用户需求、高效整合技术资源、扎实构建体系韧性以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 [9] - 北汽集团确定了“一主五化”核心战略,以发展自主品牌为核心,全面提升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低碳化水平 [10]
市场要稳增长 产业要快升级 ——记2025泰达汽车论坛
中国汽车报网·2025-09-23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