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AI专业发展现状 - 全国已有621所高校成功通过人工智能专业的备案或审批,至少93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7][9] -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所师范类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1][2] -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师范名校早在教育部增设人工智能专业之初就已抢先布局[3] 政策与行业背景 - 教育部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仅一年时间就有十多所师范类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4] - 2025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新增29种专业包括人工智能教育等AI赋能方向[16] - 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加强学科建设[16] 师范院校AI专业面临的挑战 - 师范院校以人文社科为主,理工科基础相对薄弱,其人工智能专业在全国排名中仅处于中上游位置[19][25][26] - 师资力量存在显著差距,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由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担任院长,而师范院校师资总体实力稍显逊色[28][29] - 经费投入差距明显,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收入约27.77亿元,财政拨款占比65.41%,而清华大学收入高达约260亿元,财政拨款占比仅20%左右[33] 市场机遇与就业前景 - 国内AI人才缺口已超500万,技术类人才极为紧缺[36] - 2025年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相关招聘职位33692个,较2024年上涨39%,平均月薪为25.0K,其中20-50K月薪群体占比达50.5%[36][37] -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93名,66.67%选择升学,其中国内升学占比88.71%,双一流高校及重点科研院所深造率为98.18%[40]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师范院校应立足教育特色,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开辟"AI+X"的特色航道,而非简单模仿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培养模式[41][45] - 企业招聘更看重个人能力,包括技术实践水平、项目经验和工程能力等,学历并非决定因素[42][43] - 华东师范大学正在打造AI智能体生态平台'云知师AI',通过AI辅助备课、生成教案、共享资源,减少教师重复劳动[41]
师范院校“改行”教AI,到底靠不靠谱?
36氪·2025-09-23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