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退出机制 让“劣币”尽快出清,“良币”充分发展
消费日报网·2025-09-23 10:43
企业破产法修订背景与必要性 - 现行《企业破产法》自2007年施行,已历时18年,在推动经营主体有序退出、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 随着经济形态演变和产业格局调整,旧有法律框架存在启动难、周期长、成本高、覆盖面窄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1] - 实践中“僵尸企业”长年占据资源难以出清,压制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并拉低经济整体效率,亟需通过法律修订弥补短板 [1] 修订对市场经济与竞争环境的意义 - 健全的退出机制是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市场应是“进得来、出得去”的良性循环,修订法律是释放市场活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2] - 缺乏畅通退出渠道将导致失败企业无法及时出清,劣质资产持续沉淀,侵蚀优质企业成长空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 - 修订破产法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加速“僵尸企业”出清以释放沉淀资源,为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3] 修订关注的重点与挑战 - 企业破产程序耗时数年,加重司法资源负担并使债权人、投资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需解决中小微企业低成本、便捷进入破产程序的问题 [2] - 经济数字化、平台化发展使得新业态企业(如互联网平台、金融创新机构)在遭遇经营困境时缺乏相应法律途径,因其资产形态与债务结构与传统企业不同 [2] - 破产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平衡多方利益,既要维护债权人、投资者权益避免恶意逃废债,也要兼顾职工安置、社会稳定与公共利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