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背景与历史 - 伯克希尔哈撒韦于2008年9月以每股8港元购入2.25亿股比亚迪H股 初始投资18亿港元 持股比例10% [3] - 投资时比亚迪市盈率10.2倍 市净率1.53倍 符合价值投资标准 [3] - 持有期间股价累计上涨约3890% 最终实现超过600亿港元回报 [1] - 投资决策基于查理芒格对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高度评价 称其为"爱迪生与比尔盖茨的结合体" [3] 退出过程与时机 - 2022年8月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后启动首次减持 当月减持133万股 [4][6] - 2024年7月持股比例降至4.94% 最终于2024年9月完全退出 [6] - 退出时机选择在比亚迪估值大幅提升后 与投资初期低估值形成对比 [6] - 伯克希尔连续多个季度净卖出股票 现金储备升至历史新高 [6]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2.8亿元 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亿元保持双位数增长 [8] - 境外业务收入1353.58亿元 同比增速50.49% 占总营收比重超三分之一 [9] - 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利润降至5550元人民币 较第一季度出现下滑 [6] -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计划推出近20款新车型 [9] 行业环境变化 -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补贴政策退出和竞争加剧压力 [6] - 行业整体利润率承压 进入深刻转型期 [6] - 比亚迪从本土车企转型为全球竞争者 海外销量成为未来利润重要贡献点 [9] 资本运作对比 - 巴菲特减持期间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进行大规模增持 [11] - 公司进入后巴菲特时代 从追求销量增长转向价值创造新阶段 [8][11] -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下半场竞争阶段 [11]
当比亚迪不再需要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