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IPO热潮涌动:资本狂欢背后 规模商用仍任重道远
南方都市报·2025-09-23 14:21

行业IPO热潮 - 国内机器人赛道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刺资本市场,优必选、越疆科技等已成功上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正筹备IPO [1] - 2024年深圳有34家机器人企业成功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1] - 截至2025年8月底,机器人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额已达约386.24亿元,约为2024年全年212.54亿元的1.8倍 [1][10] 代表性上市公司分析 - 优必选于2023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2024年营收约13.05亿元,净亏损约11.24亿元,同比有所收窄 [3] - 越疆科技于2024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2024年营收约3.737亿元,毛利率46.6%,净亏损约0.954亿元 [3] - 博铭维机器人专注于管网特种机器人,2024年营收2.49亿元,净利率16%,毛利率近50% [9] 拟上市及融资动态 - 乐聚机器人在2025年9月进行股改并更名,最新一轮融资引入东方精工、中信证券等,计划今年交付量冲击千台级别 [8][9] - 京东自2025年5月起在具身智能赛道实现“六连投”,蚂蚁、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在该领域密集投资 [10] - 截至2025年8月底,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相关融资超50起,较去年同期不足20起大幅增长 [10] 企业财务与商业化挑战 - 乐动机器人2022年至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40%,但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约5648万元 [9][10] - 卧安机器人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接近50%,但截至2024年仍亏损约307万元 [9][10] - 人形机器人单台造价动辄数十万元,四足机器人成本在数万元到十万元区间,成本高企阻碍大规模采购 [16] 行业落地难题 - 人形机器人大多停留在展演与示范阶段,协作机器人在工厂普及有限,家庭场景需求不足 [1][11] - 不同应用场景对机器人要求各异,通用产品难以适应,针对性开发增加研发和运维成本 [16] - 国内在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操作系统上存在短板,生态闭环尚未形成 [16] 资本与产业观点分歧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已退出部分人形机器人项目,对其商业化前景表示怀疑 [11] - 经纬创投张颖认为机器人是大赛道,有点泡沫很正常,长期能跑出大公司 [11]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是一次工业革命,能长远改变历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