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网络建设进展 - 贵州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于9月6日启动联调联试,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4日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 [2] - 盘兴高铁开通将使贵州兴义结束不通高铁历史,实现贵州省“市市通高铁”;沈白高铁开通将使辽宁抚顺接入高铁网络,实现辽宁省“市市通高铁” [3] - 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名单将从10个扩充至12个,新增贵州和辽宁,原有省份包括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和广西 [4] 高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高铁被视为现代化的象征、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符号,能有效拉动投资并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管道 [7][9] - 成为高铁枢纽可提升城市辐射影响力,实现“市市通高铁”可全面激活省份内部循环,尤其对中西部内陆城市是驶上发展快车道的关键引擎 [10][11] - 以成都为例,2010至2020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近600万,高效便捷的高铁网络是吸引人才和促进人口回流的重要因素 [12] - 贵广高铁开通后3年内,贵州省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实现1.32倍和1.45倍的增长 [30] - 高铁极大提升了偏远地区民众的出行效率,其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综合效益无法简单用票务收入衡量 [31][32] 高铁建设的挑战与债务压力 - 高铁建设是资本密集型项目,成本动辄数百亿甚至千亿,资金来源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 [19] - 截至2024年末,国铁集团总负债已突破6.2万亿元,除京沪、京广等少数线路外,绝大多数高铁线路处于亏损状态,中西部地区线路运营收入可能远不足以覆盖利息和折旧成本 [19][20] - 亏损压力会传导给地方财政,地方政府需承担建设出资并对亏损线路进行运营补贴,加剧财政紧张 [21] - 全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缘故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例如海南环岛高铁和乐站、京哈高铁沈阳西站等 [25][26] - 对于客流不足的线路,未来的长期运营维护资金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27] 高铁建设的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并对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建设条件提出更高客流密度和城市规模门槛要求 [36] - 未来高铁建设需因地制宜,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可加密路网,中西部地区应侧重于打通关键枢纽而非无差别覆盖,客流不足地区可采用成本更低的城际铁路等方案替代 [37] - 高铁建设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进行严谨的客流预测与成本效益分析,避免脱离实际需求的盲目投资,让建设真正回归理性 [35][38]
“市市通高铁”的竞赛,该降温了
虎嗅·2025-09-23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