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得分为80.20分,比上年提高1.77分 [1] - 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投入、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促进发展5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1] - 全国创新投入和产出规模不断扩大,创新环境优化明显,创新绩效显著提升 [1] 区域科技创新梯队划分 - 第一梯队为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其水平高于全国平均 [2] - 第二梯队包括湖北、重庆、安徽、陕西、四川、湖南、山东等22个地区 [2] - 第三梯队为新疆、青海、西藏 [2] 主要区域创新集群表现 - 长三角地区:上海综合排名第一,江苏排名第三,浙江排名第五,安徽保持第九 [3]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综合排名第四,上市公司R&D经费投入强度等指标居全国首位 [3] - 长江经济带:湖北、湖南、江西排名提升,重庆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居全国首位 [3] - 黄河流域:山东、河南、宁夏高新技术产业表现提升,山西科技创新投入排名上升2位 [3] 排名变化与竞争态势 - 上海以1.83分优势超越北京位列第一,湖北超越重庆位列第七,湖南超越山东位列第十二 [4] - 排名相邻地区得分差距小,排名多次变换,体现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5] - 江西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二十二位升至2025年的第十五位 [6] - 海南排名从2015年的第二十六位前进至2025年的第二十二位 [6] 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引领全国发展 [5] - 成渝地区、武汉、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5] - 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45万家 [5] - 武汉每万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5] 重点区域创新数据 - 长三角地区R&D经费投入、人员、发明专利、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均占全国约三分之一 [6] - 长三角有R&D活动的企业数占全国近四成,技术国际收入接近全国一半 [6]
创新环境明显优化 整体效能稳步提升——专家解读《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5》
科技日报·2025-09-23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