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旨在整治行业乱象并发布典型案例[2][3]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起草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发布[6] - 《办法》明确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等主体的法律责任,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6] - 2025年8月推动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统一标准提升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水平[7] - 《直播电商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正在加快起草制定[7] 监管执法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于今年4月和7月两次集中发布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并召开专项整治部署推进会[7] - 近日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并发布近期各地查办的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典型案例[7] - 推进直播电商穿透式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直播电商主体库建设并强化与平台数据对接[8] - 对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10类与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启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8] - 加快推进直播电商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对高风险直播活动的重点监测[8] 行业问题分析 - 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10] - 直播电商领域当前两类问题突出: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10] - 虚假营销涉及对商品经营主体、性能、功能、质量、来源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10] - 假冒伪劣问题包括推销和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10] 地方监管实践(上海)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今年以来共查办直播相关案件50件,本次发布的两起案件均涉及虚假营销[15] - 建立网络直播营销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梳理16大类综合监管事项,9月起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15] - 对主要直播电商平台定期开展“体检式监测”,截至目前共指导平台整改49项风险问题[16] - 构建“平台协同共治+第三方网络监测”双轮驱动监管模式,实现全面实时监测[16] - 优化完善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实现从监测指令发起到处置结果反馈的全链条监管模式[16] 地方监管实践(福建) - 福建省有近30万家直播电商经营者,通过分析2023年以来2.2万件投诉举报精准定位质量、虚假宣传等核心痛点[21] - 构建直播电商监测体系,今年来监测7900多场重点直播,发现163条疑似违法线索并闭环处置[21] - 建设“公捷在线取证平台”,已取证1300余条数据并在全国推广,与3家试点平台企业累计交换数据72万条[21] - 实施“查处+整改+提升”全链条治理模式,落实“一案三查”原则,今年以来查处直播电商违法案件46件,下架违规链接1140条[22] - 依托省网络市场监管厅际联席会议联动17家部门,通过放心消费行动高效办结1.01万件直播带货投诉[22] 地方监管实践(河南) -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玉雕市场规模大,年产值超500亿元,从业经营主体近5.6万户,从业人员约40万人[26] - 聚焦产品质量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加大珠宝玉石饰品监督抽查力度,并开展“一企一策”质量提升[26] -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虚假营销、证书造假等行为,今年已立案查处23家,移送公安机关1起、刑事拘留4人[26] - 累计抽查监测省级传统媒体广告23637条次,互联网媒体广告20001条次[26] - 对玉器市场开展集中整治规范,8月中下旬以来已查办违法案件12起[27] - 实施“两分两标”措施,分类建档及分行就市进行差异化管理,统一明码标价和明码标识[27]
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发布会 | 实录
搜狐财经·2025-09-23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