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就,总规模突破100万亿元,市场体系、功能、法治基础和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6][7][23]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发布实施 [3] - 新国九条出台前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3] 多层次市场体系发展 - 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设立并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 [5][6] -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6]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设立广期所促进绿色发展 [6] 投融资市场功能健全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至31.6% [6]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四分之一,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24家 [6] -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向投资者派发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7] 市场稳定机制完善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至15.9%,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7] - 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9][10] 监管执法与投资者保护 - 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款414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8% [7] - 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11] -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11] -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金交所和“伪金交所”得到清理 [13] -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10.9亿元和2.8亿元 [14]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6] -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科创板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完成注册 [17] - 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21]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20] 未来发展方向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制度改革 [25] - 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强化长周期考核,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26]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强化信息披露和“关键少数”责任 [27] - 提高监管精准性,依法从严监管,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27]
一图读懂|资本市场成绩单与未来规划路线图来了,吴清最新明确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3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