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00亿北京CPU龙头,冲刺港交所
36氪·2025-09-23 18:44

公司市场地位 - 全球车规级利基型DRAM供应商中排名第四,收入1.87亿美元,市场份额2.1% [4] - 全球SRAM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收入5320万美元,市场份额20.2%,车规级SRAM排名第一 [4][6] - 全球NOR Flash供应商中排名第七,收入1244万美元,市场份额4.4%,车规级NOR Flash排名第四 [6][7] - 全球IP-Cam SoC供应商中排名第三,收入1269万美元,市场份额16.9%,电池类IP-Cam SoC排名第一 [8][10] - 利基型DRAM全球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一 [4] - SRAM全球排名第二,国内排名第一 [4] - NOR Flash全球排名第七,国内排名第三 [6]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5年1-6月收入分别为54.12亿元、45.31亿元、42.13亿元、22.49亿元,呈逐年下滑趋势 [11]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7.79亿元、5.16亿元、3.64亿元、2.02亿元,亦逐年下滑 [11]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3.4%、35.5%、35.0%、34.2%,保持相对稳定 [14] - 存储芯片贡献超过6成收入,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2.86亿颗 [15][16] - 计算芯片2025年上半年销量0.55亿颗,平均售价10.9元 [16] - 模拟芯片2025年上半年销量1.19亿颗,平均售价2.1元 [16] - 2025年1-6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32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5.29亿元 [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7.85亿元 [17] 研发能力与产品线 - 拥有760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64.1% [4][27] - 研发费用2022年至2025年1-6月分别为6.42亿元、7.08亿元、6.81亿元、3.48亿元 [11] - 累计获得792项专利、86项注册商标、180项著作权及12项域名 [27] - 产品线涵盖计算芯片(Ingenic品牌)、存储芯片(ISSI品牌)、模拟芯片(Lumissil品牌) [20] - 计算芯片包括智能视觉SoC、嵌入式MPU、AI-MCU三大子产品线 [20] - 存储芯片包括DRAM、SRAM、NOR Flash及NAND Flash,满足车规及工业医疗需求 [23] - 模拟芯片包括LED驱动芯片及Combo芯片,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及智能家电 [26] - 采用RISC-V架构作为计算芯片主要架构 [23] 客户与供应链 - 产品销往亚洲、美洲、欧洲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 [10][28] - 境外收入占比83% [4] - 2022年至2025年1-6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0.6%、54.5%、51.9%、51.1% [28] - 主要客户包括客户A(存储芯片,合作22年)、客户B(存储芯片,合作17年)、客户C(计算芯片,合作8年) [29][30][31] - 同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65.1%、58.3%、47.8%、51.0% [31] - 主要供应商包括供应商A(晶圆,合作超8年)、供应商B(晶圆,合作超12年)、供应商C(封装测试,合作超3年) [32][33] - 与18家晶圆厂及32家封测代工厂合作 [34]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刘强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持股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35][37][38] - 李杰为非执行董事,与刘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35][37][38] - 虞仁荣为非执行董事,豪威集团创始人,被誉为"中国芯片首富" [37] - 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多名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及中科院 [37][38] - 2024年董事及监事酬金总额470.9万元,其中执行董事黄磊获140万元 [39] 战略规划与未来发展 - 优化AI应用产品组合,推进RISC-V CPU、NPU、VPU和ISP设计 [40] - 扩展智能视觉SoC、嵌入式MPU和AI-MCU产品线,探索AIoT、智能安防及机器人领域 [40] - 升级车规级存储芯片,采用先进工艺制程,拓展至LPDDR5产品 [40] - 开发3D DRAM技术,通过混合键合提升带宽和能效 [40] - 推出更大容量、更高带宽存储芯片应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AIoT场景 [41] - 开发eMMC和UFS产品满足智能驾驶和座舱需求 [41] - 专注于车规级LED驱动器和Combo芯片在汽车电子、工业及智能家电的应用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