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背景 - 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号),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抢占科技与产业竞争制高点 [1] - 政策背景是光伏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期,新能源主战场正从“远送大电网+指标制”转向“贴近负荷的场景化与就近消纳” [1] - 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显示光伏电价低至0.225元/度,超过25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参与竞争,表明行业竞争激烈及消纳困境凸显 [1] 政策关键定义与条件 - 政策明确就近消纳项目需接入用户侧,且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2] - 政策旨在解决“谁买单”争议,通过设定清晰项目边界(界面清晰、计量准确、以新能源发电为主)来区分真正就近消纳项目与“搭便车”项目 [2] - 只有满足条件的项目,公共电网才会按接网容量提供可靠供电等服务,并依据“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公平承担相关费用 [2] 定价机制改革 - 政策最大创新是将费用缴纳方式从“按电量缴费”改为“按容量缴费”,就近消纳项目需按容(需)量缴纳输配电费,下网电量不再缴纳系统备用费等费用 [4] - 月度容(需)量电费计算方式为:按现行政策缴纳的容(需)量电费 + 所在电压等级现行电量电价标准 × 平均负荷率 × 730小时 × 接入公共电网容量 [4] - 项目也可选择继续按现行两部制输配电价模式缴费,新机制更公平地反映了项目对电网固定成本的占用 [4] 对行业与项目的影响 - 新定价机制通过“平均负荷率”关键指标,倒逼用户提升自身负荷利用率,鼓励企业提高变压器效率、优化电网资源配置 [5] - 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投资储能、参与虚拟电厂或精细化管理来削峰填谷,改善用电曲线,从而提高负荷利用率和电网经济性 [5] - 依赖大规模外送、靠卖电回收投资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将处于劣势,而能够就近消纳并利用容量计费及多元化收益的场景项目更受益 [5] - 政策通过明确规则重塑了就近消纳项目与公共电网的经济关系,推动开发商寻求提升自消费比的途径来保证收益 [3]
就近消纳新政下,光伏路在何方?
 新浪财经·2025-09-23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