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级车已经卷到8万元区间,插混市场开启“三国杀”,销售:以前想都不敢想
36氪·2025-09-23 19:24

核心观点 - B级插混轿车市场正经历激烈价格战 自主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技术配置抢占市场份额 重塑市场格局 [1][2][4][6] - 插混车型销量快速增长且出海表现亮眼 行业长期看好其发展前景 [8][9] B级插混市场竞争格局 - 荣威M7 DMH以8.58万-10.28万元限时价进入市场 预售首周订单破万 [1][2] - 比亚迪秦L官方售价9.98万-15.38万元 终端优惠后起售价8.78万元 月销量1.6万-2万辆 [2] - 银河A7官方售价8.98万-12.58万元 终端起售价8.18万元 上市首月销量达1.2万辆 [2] - 合资品牌如雅阁e:PHEV、帕萨特PHEV仍集中在20万元区间 月销量仅三位数 [6] 自主品牌竞争优势 - 价格优势明显:自主品牌B级插混车已进入8万元区间 [1][2] - 技术配置领先:荣威M7 DMH搭载DMH 6.0超级混动系统 CLTC纯电续航160km 综合续航超2100km [6] - 智能化程度高:荣威M7 DMH首发搭载AI语音深度对话大模型 智驾智舱配置较合资品牌更受欢迎 [6][7] 市场数据表现 - B级新能源轿车销量从2022年7月不足1万辆增至2023年7月12.4万辆 市场份额从2%提升至12.6% [8] - 2023年8月插混汽车销量约31万辆 同比下降8% [8] - 混动汽车销量从2021年不足100万辆发展至近600万辆 年增长率超50% [9] - 插混在混动汽车中占比持续提升 2023年前4个月达62.7% [9] 出海与行业前景 - 2023年上半年插电混动乘用车出口同比增幅达165% 成为新增长引擎 [9] - 行业预判插混车型未来两三年仍将保持较好发展 可能短期占比超过纯电车型 [9] - 因充电设施差异 插混车型在海外市场凭借经济性和智能化优势获得认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