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险产品特性 - 产品年保费在300元至600元之间,相当于每月1至2杯奶茶的开销,但可提供数百万元的住院医疗保障 [15] - 高端医疗险产品年保费达15999元,提供最高600万元保额,覆盖私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例如12次门诊100%赔付,之后按50%赔付 [12] - 保障内容通常覆盖一般医疗、重大疾病医疗、质子重离子医疗、疾病治疗津贴等十几项 [15] 消费者画像与市场趋势 - 2024年95后线上购险率达84%,首次超越85后成为线上购险率最高群体 [28] - 57%的消费者在购险时更关注性价比,促使短期健康险成为年轻人新宠 [28] - 消费者投保短期健康险主要动机为缓解健康焦虑,并将其视为应对医疗资源紧张的确定性保障 [11][15][18] 行业运营与风险管控 - 保险公司在核赔或续保时会对健康状况恶化的投保人采取提高保费或拒绝续保的方式,以降低理赔风险 [19][29] - 行业普遍设计万元左右的免赔额,将日常小病小痛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 [29] - 保险公司常援引《保险法》第十六条,以“健康状况变化”和“未如实告知”为由解除合同或拒绝续保 [37][38] 监管框架与法律环境 - 根据2021年银保监会规定,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不能保证续保,条款中需明确表述“不保证续保” [34] - 在短期健康险拒绝续保的纠纷中,法院基本支持保险公司,近三年来相关纠纷没有胜诉案例 [36] - 维权过程时间成本高,从立案到一审需3至6个月,若进入二审还需追加3个月 [39] 产品设计与消费者认知差异 - 产品通过低额保费和灵活周期吸引年轻健康人群,形成保险公司偏好的“低风险池” [28] - 消费者普遍不清楚“不保证续保”条款的潜在影响,易在健康告知环节出现轻微未告知行为 [19][39] - 高端医疗险产品名称具有营销吸引力,例如对标奢侈品的“Birkin包”,使消费者产生高性价比感知 [14]
无法续保的短期健康险,先抛弃脆皮打工人
虎嗅·2025-09-23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