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进程与公司背景 - 中国证监会已批准京东工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1] - 京东工业的上市历程颇为坎坷,于2023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招股书失效,于2024年9月重启IPO进程并更新招股书 [1] - 若上市成功,京东工业将成为京东集团旗下继京东集团、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及德邦股份后的第六个上市平台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作为京东集团的独立业务单元运营,并于次年成为京东一级品类,其后在2020年和2023年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以及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 [3] - 公司在2022年净亏损13亿元,于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80万元,并在2024年将净利润大幅提升至7.6亿元 [3] - 公司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从2022年的8.1%增至2024年的12.1% [2] 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大板块: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其中商品收入主要由工业品销售构成 [3] - 销售的工业品主要包括MRO产品(通用及专业)以及BOM产品 [3] - 公司定位为强B端企业,主要客户为工业供应链上的参与者,覆盖制造、能源、交通等多个行业 [2] 行业市场格局 - 中国MRO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主要份额由“五金店”等线下渠道占据,线上渗透率较低,意味着线上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4] - 行业竞争激烈,已有竞争对手震坤行于2023年底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MRO赴美第一股”,同时存在如“鑫方盛”等具有先发优势的垂直平台 [4] 战略定位与生态价值 - 京东工业被视为对京东集团强C端零售业务的B端补充,短期主要任务是经营B端供应链,专注于大宗五金配件的B2B模式 [5] - 长期来看,京东工业与京东商城(B2C)、京东京造(C2M)、京东产发(供应链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覆盖B端和C端最大化的电商零售生态 [5] - 专家认为,京东工业未来可能融合京东京造等自有品牌,这将为京东集团创造更大价值 [5]
两年三递招股书终获备案 刘强东有望收获第6家上市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3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