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探索
经济日报·2025-09-24 06:52

论坛核心观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 旨在搭建文化之桥 深化交流对话 推动人文合作 [1] - 文化引领科技创新 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两者需有机融合 双向赋能 [2] - 文化和科技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为各领域带来创新机遇与发展活力 重塑文化表现形式与传播路径 催生新业态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融合发展的关键维度 - 坚持文化铸魂 科技为用 文化是根本 科技是工具 目的在于更好地承载 表达和传播优质文化内容 [2] - 坚持激发动能 重塑生态 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最大增量 运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重塑文化创作 生产 传播和消费全链条 [2]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并重 积极鼓励创新 同时精准防范意识形态 文化安全 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 [2] 融合发展的实践案例 - 故宫博物院借助“数字故宫”小程序 “紫禁城365”App以及VR AR技术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实现沉浸式“云游”太和殿 [3] -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通过水下摄影 AR 5G+AR等技术创新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全网浏览量突破400亿次 《清明奇妙游》运用X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该系列研发投入占比达30% 技术创新团队规模超过200人 [3] - 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注入科幻 体育 数字艺术等新兴文化基因 打造“科技+文化”融合网红地标 实现从单一工业旅游向“科技+文化+体育+商业”复合型业态的升级 [4] 未来发展的路径建议 - 强化战略引领与顶层设计 制定国家层级文化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 健全文化数据标准体系 前瞻研究AIGC 元宇宙等领域的伦理规范 [4]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先进视听技术 沉浸式体验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区块链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支持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5] - 拓展场景应用与业态创新 促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 壮大数字创意 网络视听 数字出版等新业态 建设智慧博物馆 智慧书店等新场景 [5][6] - 优化产业生态与人才培养 支持“文化+科技”领域独角兽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设立文化产业科创基金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人才计划 培养复合型人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