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投低迷,年内20家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
核心观点 - 长虹佳华宣布私有化复牌后股价大涨23.91% 母公司四川长虹通过全资子公司虹图投资以计划安排方式推进私有化 [1] - 港股市场私有化退市案例显著增加 2023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主要原因为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丧失及维持上市成本过高 [1][2][3] 公司私有化动因 - 长虹佳华市值17亿港元远低于净资产28亿元人民币 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导致港股平台资本运作受限 [1][2] - 交易活跃度极低 2023年前8个月中有6个月成交额低于1000万港元 1月单月成交额仅72万港元 [1] - 重要股东安健控股因公众持股量限制无法转换可转换优先股 难以实现理想退出 [2] 行业现象分析 - 港股市场高度市场化 仅头部公司获得资金青睐 多数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3] - 晋安实业于2023年9月19日完成私有化退市 成为最新案例 [2] - 丧失融资能力是私有化主要推手 即便存在闪电配售等便利制度也无法缓解流动性缺失问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