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制度集成创新是推动海南自贸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路径,旨在通过法治化、市场化和精准化的制度供给,为民营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释放其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 [1][2][3][4] 制度集成创新的理论基础与政策背景 - 制度集成创新是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的必然要求,强调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稳定透明的制度体系,保障民营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 - 国家层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顶层设计陆续出台,包括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202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 [3] - 海南自贸港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推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民营经济创造稳定发展环境 [3] 海南民营经济的现状与贡献 -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全省民营经济组织贡献了近60%的GDP和近90%的就业岗位,成为推动自贸港建设的中坚力量 [3] -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制度集成创新将进一步释放红利,引导民营经济在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3] 海南制度集成创新的具体举措与成效 - 法治化保障:2025年7月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以“小切口”立法形式明确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关键领域制度安排,并推行“极简审批”、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4] - 市场化改革:实行“非禁即入”监管理念,实施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大幅放宽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准入限制,并通过“机器管招投标”等创新保障公平竞争 [5] - 精准化政策:推动“零关税、低税率”和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政策落地,支持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人才、资本等资源配置效率,并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6] 海南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制度尚未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全衔接,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面临制度摩擦 [6] -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如数据、技术)配置制度供给不足,制约民营企业在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 [6] - 创新创业的社会容错与激励机制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 [6] 未来制度集成创新的重点方向 - 制度型开放: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电子商务等领域进行更高层次制度创新,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 [7] - 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数据、技术、人才等新型生产要素流动障碍,探索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制度创新,完善科技保险共保机制和国际化人才服务体系 [8] - 企业家精神激励: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试点,为创业者提供退出和再创业通道,并通过宣传表彰优秀企业家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8]
以制度集成创新激发自贸港民营经济活力
海南日报·2025-09-24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