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与频率 - 英伟达2020年至2024年投资初创公司数量分别为2笔、10笔、9笔、47笔、56笔 投资数量从2023年开始明显增加[3] - 英伟达旗下创投部门2024年前9个月投出10亿美元 较前一年增加15%[3] - 截至2024年7月 英伟达参与融资或收购中金额过亿美元的轮次达10笔 其中2笔超过10亿美元[3] - 2024年通过NVentures对私营企业进行至少42项投资 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3] 重点投资领域 - 投资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显卡集群软件、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3] - 对能源领域核聚变、量子计算、数据中心保持高度兴趣[4] - 继续青睐大模型公司和自动驾驶公司[4] - 量子计算领域投资包括Quantinuum(6亿美元)和PsiQuantum(10亿美元)[5] - 核聚变领域投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8.63亿美元)[5] 重大战略投资 - 对CPU厂商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1] - 向大模型厂商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1] - 英特尔市值上千亿美元 OpenAI估值在3月已达3000亿美元 最新估值可能站上5000亿美元[1][6] - 英伟达投资额超过微软对OpenAI的130-196亿美元投资 也超过软银300亿美元投资[6] 合作内容与战略意义 - 与英特尔合作: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 集成到AI基础设施平台[7] - 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PC x86系统级芯片[7] - 英伟达成为英特尔服务器CPU主要客户及SoC GPU芯粒供应商[7] - 与OpenAI合作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包含数百万块英伟达GPU[7] - 首个吉瓦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Vera Rubin平台部署[7] 财务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最新季度同比增加56% 略低于市场预期[8] - 建设1吉瓦数据中心成本500-600亿美元 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和系统[8] - 投资消息宣布后英伟达股价涨超3% 博通跌0.24% AMD跌0.78%[10] - 英伟达毛利率在60%以上 客户因成本考虑自研ASIC芯片[9] 行业竞争格局 - 云厂商客户与博通合作自研ASIC芯片 对英伟达构成长期威胁[9] - 博通从新客户处获得超100亿美元AI芯片订单 市场分析认为可能是OpenAI[9] - 英特尔CEO称合作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10] - 英伟达NVLink72架构此前无法与x86生态融合 合作后英特尔x86 CPU可直接集成[10] - 两家公司仍存在竞争关系 英特尔有AI芯片业务 英伟达有自研Arm架构CPU业务[10] 市场前景与风险应对 - 通过投资绑定OpenAI 抵御ASIC阵营侵蚀风险[10] - 在全球推动"AI工厂"建设 抓住主权AI机遇 为产品打开销路[8] - 直接与大模型厂商合作保障下一代芯片平台销路[8] - OpenAI的AI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将随进程逐步推进 作为"星际之门"项目的补充[11]
英伟达投资方向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