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laud回归国内市场 AI录音设备卷至百元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4 12:43

文章核心观点 - AI录音笔市场从高端走向大众化,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形态创新(如磁吸卡片式)成为新趋势 [1] - AI大模型技术普及降低了语音转写门槛,使不同规模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推动市场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层次分化,初创企业、互联网巨头、传统厂商凭借各自优势参与竞争,未来将围绕技术、体验和成本展开较量 [5][6][7]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 智能录音笔价格从过去几千元下沉到百元级别,磁吸卡片式录音笔因轻巧便捷成为市场新宠 [1] - 中国支持实时转写的AI录音笔市场占比已超过35%,语音转写技术转化率从2021年的68%升至2025年的87% [2] - 行业呈现“高端产品拼技术、中端拼生态、低端拼成本”的分化格局,初创企业定义品类,巨头推进规模化,华强北攻打下沉市场 [5] 主要参与者分析 - Plaud:深圳初创企业,采用“中国制造-海外销售-转回国内”路径,产品全球出货超100万台,2025年公司年化收入将达到2.5亿美元,相比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1][2] - 互联网巨头:阿里旗下钉钉推出DingTalk A1,青春版价格低至499元,利用办公生态优势形成商业闭环;字节跳动飞书妙记等生态系产品将转写功能与办公场景深度绑定 [4][6] - 传统厂商:科大讯飞作为行业老牌厂商,侧重服务医疗、法律等专业领域,依托技术积累和品牌基础 [6] - 新兴品牌:以听脑AI为代表,选择高性价比策略切入大众市场,简化功能模块,优化定价体系 [6] 产品与技术焦点 - Plaud Note成为爆款的原因在于构建了从硬件音频采集、智能转写到深度内容总结的一站式用户体验闭环 [2] - 行业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层面(转写准确率、处理速度、多场景适配)、体验层面(操作便捷性、数据安全、生态整合)以及成本端的分层定价策略 [7] - 智能转写设备用户对“垂直场景定制化服务”和“跨设备协同”等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 [7] 公司战略与挑战 - Plaud全球销售中心负责人表示关注但不过度关心竞争,认为行业仍处于发展期,需共同通过产品力和理念做大AI产品赛道 [8] - 硬件行业共识认为公司难以持续制造爆款,硬件换机周期长,用户决策重,需保持跳跃式升级以避免瓶颈 [8] - 专家建议初创公司在同质化竞争中走“精准定位+差异化技术+场景深耕”路线,避免面面俱到,先成为细分领域的“代名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