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保险如何从“有”到“好”?
金融时报·2025-09-24 12:50
主 持 人:本报记者 孙榕 对话嘉宾 :陈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 邢鹂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普惠保险网络秘书长 当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突破8400万人,这一群体的保险保障问题正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 注。 去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 新市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保障,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推动发展新就业形 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如何构建符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特点的权益保障机制?记者特邀业内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要保险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覆盖范围和 市场接受度如何?整体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陈辉: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开展了《社会保险参保状况调查》。调查数据显 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商业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37.2%,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的保险产品主要有"百万医疗险""惠民保"。 具体来看,"百万医疗险"属于商业医疗保险,是一款住院消费型保险,具有补偿性质。简单来说, 被保险人购买了"百万医疗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