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债周年倒计时:精准释放地方债资金效能,助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华夏时报·2025-09-24 19:11

地方债发展概况 - 地方政府债存量规模从2020年末约25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末的近50万亿元实现体量翻番 [3] - 每年新增债务限额屡创新高有效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3] - 专项债投向领域从2020年重点投向7个领域到如今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实现最大限度扩围 [3] 化债政策与措施 - 2024年10月国新办指出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4] -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批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4] - 2024年推出从建制县化债试点到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及一揽子"6+4+2"化债组合拳并通过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减轻地方债务压力 [6] - 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出台地方债自审自发专项债用途调整地方债穿透式监管等全流程管理机制 [6] 宏观层面债务管理 - 需保持债务规模与经济增长财力增进的动态平衡形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财政收入的良性循环 [7] - 需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经济发展阶段财力状况确定合理债务规模防止一刀切 [7] - 中央政府仍具有加大杠杆空间可考虑适度加大中央举债力度缓释地方政府负债压力 [9] 微观与中观层面优化 - 需确保债务资金合理高效使用提高投资收益落实地方全流程常态严监管机制 [8] - 尝试建立经济效益加社会效益双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将GDP增长税收贡献与民生满意度公共服务覆盖率纳入考核 [8] - 需优化债务解救用好专项债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新增正面鼓励清单精准拓宽投向领域 [9] 未来财政政策与地方债效能 - 建议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作为资本金对重大项目支撑 [10] - 建议今年剩下的时间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通过存量风险缓释改善地方活力和流动性压力 [10] - 对于"十五五"开局之年建议整体赤字率不低于今年赤字安排在5%左右广义赤字规模16万亿元 [11] - 专项债需加力支撑重要项目建设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2] - 需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推进隐性债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健全偿债备付金管理机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