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声誉危机根源 - 罗永浩引发的预制菜风波以及公司后续在道歉和致顾客信上的失误,正在削弱品牌根基 [2] - 公司被暴露出的经营理念与消费者期望存在冲突,消费者希望吃到新鲜现做的菜品,但实际情况存在差距,让消费者感觉被欺骗 [4] - 与老乡鸡大方标明每道菜是否预制、海底捞为食材配备溯源标签相比,公司却藏着掖着,导致在消费者信任上失分严重 [4] 创始人角色与影响 - 创始人贾国龙在舆情中的表现起到关键作用,多次发布情绪化言论如坚称“100%没有预制菜”、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等,还公布消费者就餐隐私,这些行为不断激化矛盾 [5] - 创始人将个人形象与品牌紧密捆绑,使得品牌陷入被动,若其依旧“坚持自我”不尊重专业意见,公关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5] - 公司近期的宣传内容充满员工“感激、信任老板”的说辞,被指有PUA员工的味道,并可能由创始人亲自抓品牌宣传,导致事情越描越黑 [6][9][10][19] 公关与品牌管理问题 - 公司正在招聘“品牌传播主管”月薪10-13K和“法务主管”月薪11-16K,暗示可能更换现有团队 [4] - 舆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营模式与菜品品质,仅更换公关团队而经营模式不改变,无法消除危机根源 [4] - 很多传统行业企业缺乏基本公关认知和储备,尤其在规模扩大后,面对互联网时代的舆情扩散和年轻客群需求变化,会因缺乏系统性经验而陷入被动 [20] 行业对比与借鉴 - 餐饮行业中很多品牌都被舆论“毒打”过,例如海底捞已形成相对成型的机制和成熟的公关团队 [21] - 传统餐饮品牌在规模未扩大时,品牌宣传核心是“维系人情信任”,而非进行正规和规模化的管理 [20] - 品牌要形成良性循环,需要一位表达欲相对不强且愿意将业务放手给专业团队做的老板 [23]
西贝贾国龙,别PUA员工和顾客了
新浪财经·2025-09-2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