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的风终于刮到了集采市场,低价中标事件还会再现吗
华夏时报·2025-09-24 20:34

第十一批集采对此作出重要调整: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锚点,而是引入"入围均价50%"作为新的价差控 制基准。当某企业报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该"锚点价"作为价差计算基准,而非最低价本 身。 华夏时报记者 杨燕 北京报道 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尽管中选结果尚未揭晓,但 此次集采在规则设计上的多项调整,已引发医药行业广泛关注与深度讨论。 此前集采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相关工作人员重申"集采非 新药,新药不集采"原则,被市场解读为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在资本市场创造了一波小高峰。 此次推进集采进程中,更多细则公布,从"按厂牌报量"机制的首次引入,到复活机制、报价规则的优 化,再到对供应保障与临床用药稳定性的再平衡,更释放出中国医药产业从"仿制低价"向"创新驱动"转 型的强烈信号。 引导理性竞价,申明"反内卷" "这次规则的变化,信号非常明确,集采不再只是'灵魂砍价',更要'理性砍价'。"一位长期参与集采政 策研究的专家在仔细阅读完最新文件后,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 与前十批集采相比,本轮集采在规则设计上呈现出明显转向: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