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成效 - 中国碳市场经过4年多发展实现稳起步和稳运行 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多层级的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3] - 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有效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60%[3] - 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显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得到丰富和完善 成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举措[3] 未来碳市场发展方向 - 生态环境部计划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 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3] - 上海将深化央地协同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 落实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等基础性制度 持续深化地方碳市场改革试点[2] - 上海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目录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 探索开发衍生品体系以提升碳市场活力[2]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育 - 上海计划推动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 大力培育绿色技术供应商和转型服务商[2] - 上海将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 创新碳普惠机制 优化自愿减排方法学体系[2] - 湖北碳交易、碳核算、碳金融等产业链初步形成 绿色生产力不断壮大[4] 国际绿色合作与开放创新 - 上海倡导开放创新 深入开展国际绿色合作 持续推动标准跨国互认对接 携手参与全球低碳治理[2] - 上海计划共建零碳社区和绿色航运走廊 支持绿色领域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和重要平台在沪发展[2] - 大会聚焦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格局、国际绿色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汇聚全球专家深化国际合作[6] 区域碳市场中心建设 - 湖北将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功能 利用区位条件和区域碳市场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和碳金融中心[4] - 湖北计划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4] -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举办 主题为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5]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沪举行,陈吉宁致辞,孙金龙李殿勋龚正共同启动大会
第一财经·2025-09-24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