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销30亿的国货“卖身”美国,创始人曾说绝不卖给外资,原因曝光
搜狐财经·2025-09-24 21:58

收购事件概述 - 美国私募股权集团KKR于2025年间接获得大窑85%的股权,实现控股 [4] - 此次收购与2019年公司创始人表态“绝不接受外资收购”以及2023年辟谣可口可乐收购传闻形成鲜明对比 [4] - 此次收购方KKR并非饮料行业同行,而是专注于资本运作和杠杆收购的私募股权公司 [13] 公司经营状况与挑战 - 公司产品核心包装为520毫升玻璃瓶,虽具复古情怀但导致运输成本显著高于塑料瓶,并易碎、沉重、仓储占用空间大 [8][10] - 高企的包装与物流成本将公司业务主要束缚在餐饮渠道,难以进入商超等零售渠道与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巨头竞争 [10] - 公司为推进全国化,在内蒙古、宁夏等地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生产基地,但市场表现呈现高度不均衡,北方市场占有率约45%,而南方市场占有率不足10% [12] - 快速的扩张与市场投入导致资金链紧张,市场曾有传闻公司计划赴香港IPO募资5亿美元,但官方回应为“暂未考虑” [12] 收购方背景与潜在影响 - KKR以其在投后管理中派遣专家进行供应链重组和精细化管理著称,曾入股青岛海尔并帮助其在三年内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的采购成本 [13] - 市场预期KKR可能向大窑派驻高管,重点优化其供应链和渠道体系,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可能借助其国际网络帮助公司拓展南方市场乃至海外市场 [16] - 外资的进入可能对北冰洋、冰峰等其他区域性国货饮料品牌产生“鲇鱼效应”,促使行业从依赖情怀转向比拼综合实力 [16] 品牌与消费者认知 - 大窑品牌通过绑定几十万餐饮终端、借助国潮风潮以及聘请吴京代言,建立了强大的市场认知和“草根逆袭”的品牌形象 [2][4] - 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支持基于“说到做到”的信任,此次外资控股引发部分消费者对品牌初心和未来产品品质的担忧 [6][18] - 消费者最终关注的核心仍是产品口味与品质,若公司能保持产品“熟悉的味道”,股东变更的影响可能有限 [18] - 品牌代言人吴京的形象与公司近年的国货调性高度契合,其代言合约的延续与否可能影响部分老顾客的感受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