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展望 - 权益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市场上涨方向有望扩散至科技、新能源、周期、红利等多个方向 [1] -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流动性环境友好、基本面具备韧性、风险偏好提升、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五大因素共同支撑A股市场健康上行 [2] - 经济结构转型效果显著,存款资金可能从债市流向股市,无风险收益率降至低位,权益资产在风险资产中性价比凸显 [2][3] 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8.17%和56.98% [2] - 数字经济、北交所、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主题基金回报居前,科创芯片和北证50指数相关被动产品净值增幅领先 [2]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AI是持续多年的产业变革,趋势可比拟移动互联网,影响深度和时间跨度大,需求旺盛 [4] - 四季度重点关注AI海外算力、AI国产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和AI应用四大方向 [4] - 看好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机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AI端侧硬件等新兴领域 [4] 新能源板块投资机会 - 锂电设备行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驱动下呈现强劲复苏,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5] - 龙头企业实现中试线贯通并加速量产布局,设备订单激增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 [5] - 新能源板块具备估值优势、技术突破、景气反转、供给出清四重优势,有望成为资金追逐方向 [5] 周期与红利资产 - 铜的需求端受新能源和AI影响,供给开发时间长,在顺周期品种中处于靠前位置 [5] - 红利板块作为优质底仓资产的长期逻辑未变,中长期分红稳定性、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具备韧性的标的仍是配置优选 [6] 投资策略与产品 - 寻找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在成长行业中分散配置以平滑波动,及时应对产业负面变化 [6] - 公募“固收+”产品通过债券底仓获取稳健收益,通过权益资产获取超额收益,并可调整久期获取资本利得 [7]
轮动中挖掘热点 机构探讨四季度攻守策略
上海证券报·2025-09-25 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