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稳定性 - 七八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超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也系全球首次 [1] - 电力系统以惊人的稳定性确保了14亿多人口和庞大产业体系的用电需求 [1] - 半导体等行业生产过程对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极高,电力波动或停电可能对生产设备和数据造成严重影响 [1] - 一些科技公司向东南亚转移产线因当地电力短缺和频繁停电,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受影响 [1] - 需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电力供应的冗余度和灵活性,实施智能化电网改造提升调度精确性 [2] 绿色电力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绿色电力在制造业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2] - 绿色电力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减少碳排放,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2] - 绿色电力有助于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准入 [2] - 需在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同时,重点提升新能源稳定性,鼓励企业建设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设施 [2] 电力成本优势 - 低成本电力供应能显著降低企业电费支出,进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 [3] - 对于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行业,低成本电力供应尤为重要 [3] - 得益于多种能源齐头并进和规模效应,平均电价长期保持在全球较低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3]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逐步建成,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增强,提供更灵活高效的电力服务 [3] 产业协同与效率提升 - 制造业需增强适应新能源特性的能力,一些高耗能企业已升级智能电表实现柔性生产 [3] - 可鼓励电力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 企业应积极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电力使用效率 [3] 电力自由的战略意义 - 电力自由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王牌,是产业体系运转的关键底座 [1] - 电力供应安全稳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1] - 电力自由在稳定供电、绿色转型、成本控制等维度的持续进化,为产业注入穿越周期的竞争力 [4]
“电力自由”意味什么
经济日报·2025-09-25 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