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模式概述 - 预付式消费模式在健身、培训、餐饮等领域广泛应用,商家通过提供优惠和折扣吸引消费者 [1] - 该模式本质是消费者提前支付费用,商家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提供相应服务 [1] - 对商家而言,该模式能提前锁定客户、回笼资金,有助于缓解经营压力、扩大规模或优化服务 [1] 预付式消费的风险与挑战 - 商家跑路现象频发,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削弱公众消费信心 [1] - 消费者为享受折扣提前支付费用,但对商家后续履约缺乏有效制约,一旦商家违约,消费者便处于被动局面 [1] - 采用预付式消费模式的商家通常具有高周转经营特点,但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持续吸纳预付款维持经营 [2] - 当资金缺乏有效监管,应付账款转换为持续成本压力时,消费者获得的账面优惠无法兑现,导致商家和顾客两败俱伤 [2] - 即使在相关司法解释实施后,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中仍存在取证艰难、退赔无门、审理周期长等问题 [1] 行业监管与创新解决方案 - 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对预付款退还、赔偿责任等情形作出规定,并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 [1] - 行业治理方向是在保障合规的前提下释放业态活力,而非简单限制预付式消费 [2] - 杭州推动发展平台经济新场景新模式,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机构+银行信托"的市场调节模式,监测和追溯资金往来,及时警示风险以保障消费者利益 [2] - 北京多部门联合平台企业推出活动,在多个服务消费领域推出"按次核销、剩余可退"的次卡团购产品,并借助第三方力量为消费者兜底 [2] - 依托技术和平台力量确保消费者资金安全,反映市场治理宜疏不宜堵,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收获消费者信任 [2] 行业未来展望 - 安心消费的核心在于保障,只有消费者能够放心预付,预付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 [3] - 促使商家聚焦服务质量与产品提升,是该模式健康发展的关键 [3] - 期待该模式在有序监管下持续释放活力,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便利与实惠 [3]
让预付式消费值得“托付”
经济日报·2025-09-25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