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促进资源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资金迸发活力[1]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上市公司应重视内部治理,保持主业稳定,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和加大分红提升投资价值[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制度完善 - 监管部门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2] - 证监会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使上市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2] - 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并购六条"发布后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一般性资产重组超过2100单[2] 并购重组案例和趋势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国联证券定增吸收合并民生证券等千亿级别行业整合案例涌现[2] - 一年来1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计划,解决产业链堵点和"卡脖子"问题[3] - 清华大学田轩指出并购重组将聚焦产业整合、技术协同和价值提升,呈现战略性并购主导、多元化支付方式并行的格局[3] 投资者回报情况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0%,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4] - 2024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458单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1430亿元,已达2024年全年的67%[4] - 2024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增持计划283单,增持金额上限861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4] - 上市公司已分红超2万亿元,中期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4] 分红政策支持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和实施风险警示[4] - 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4] - 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分红机制,分红金额高、频次增多优化了分红节奏[5] 公司治理改革 - 公司法修订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6] -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意见落地,证监会督促独立董事积极履职发挥监督作用[6] - 新"国九条"及"1+N"政策文件对加强公司治理监管作出明确部署[6] 监管执法和退市情况 - 2024年至上半年证监会对130名财务造假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已有8起案件涉及的32名责任人被刑事追责[6] - 截至上半年底,沪深两市共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6]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证监会加大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力度[7] - 通过代位诉讼促使退市公司太安堂资金占用方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合计5.72亿元[7]
拥抱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