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第一财经·2025-09-25 08:14

特朗普政府启动新232调查 - 特朗普政府启动两项新的232条款调查,分别针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等产品,调查始于9月2日[1] - 根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美国总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1] - 此次新公布的调查扩大了美国目前可能面临关税的行业范围,专家认为此举旨在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鼓励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1] 232调查涉及行业范围 - 截至目前,美方出台的232调查共涉及11项,包括钢铝及其衍生品、汽车、铜、半导体、医药产品、关键矿产和衍生品、卡车、木材、商用飞机和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以及多晶硅及其衍生品[2] - 特朗普政府已援引该法案对汽车、铜、钢铁和铝产品加征了232关税[2] 机器人和工业机械调查细节 - 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以评估机器人和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如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工业冲压机等)的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 - 调查范围包括用于金属处理、成型或切割的专用设备,但不包括无人驾驶航空系统[3] - 商务部寻求了解美国国内产能满足需求的程度、外国供应链的作用、进口集中风险以及提高国内产能的可行性等问题,相关方需在21天内提交意见[4] 医疗设备等产品调查细节 - 新232调查反映出美国对依赖外国供应医疗耗材的担忧,调查针对进口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5] - 具体产品包括外科口罩、N95呼吸器、手套、防护服、注射器、缝合线、导管、纱布、病床、轮椅、起搏器、呼吸机等[5][6] - 此次调查不涉及处方药、生物制品及其他药品,商务部希望了解国内生产满足需求的程度及增加国内产能的可行性[6] 专家对政策效果的看法 - 有专家指出,对机器人和工业设备加征关税若成真,将增加美国制造业成本,而美国本土短时间内无法生产这些设备[1] - 另有专家认为,使用关税等政策方式难以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因为本土美国人不愿意从事简单制造业工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