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的风终于刮到了集采市场 低价中标事件还会再现吗
华夏时报·2025-09-25 08:58
与前十批集采相比,本轮集采在规则设计上呈现出明显转向:一方面,价格机制不再"唯低价是取",通 过优化价差控制"锚点"、引入"低价声明"制度,侧面回应了此前"三分钱药片"引发的舆论争议。 在过去几批集采中,价差控制机制通常以最低报价为基准,其他企业报价若高于最低价1.8倍,将被自 动淘汰。这一机制虽有助于压缩价格水分,但也导致部分企业为中标不惜报出极端低价,甚至低于成 本,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 第十一批集采对此作出重要调整: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锚点,而是引入"入围均价50%"作为新的价差控 制基准。当某企业报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该"锚点价"作为价差计算基准,而非最低价本 身。 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尽管中选结果尚未揭晓,但 此次集采在规则设计上的多项调整,已引发医药行业广泛关注与深度讨论。 此前集采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相关工作人员重申"集采非 新药,新药不集采"原则,被市场解读为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在资本市场创造了一波小高峰。 此次推进集采进程中,更多细则公布,从"按厂牌报量"机制的首次引入,到复活机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