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8国集体施压,中国坚决不妥协,普京政府却率先对美让步,石油能源向美敞开大门
搜狐财经·2025-09-25 09:31

地缘政治博弈与贸易政策 - 美国要求欧盟27国联手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并承诺若欧盟加税则美国立即跟进,形成28国合力施压的局面[1] - 美方以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等同于支持俄罗斯为由,试图挑拨中欧关系,迫使欧盟在中俄之间选边站队[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自主决定关税政策,并考虑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计划在年底前与印度达成新的自贸协议以增强地缘政治地位[3] 欧盟的贸易立场与经济考量 - 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5000亿欧元的商品,上百万就业岗位依赖美国市场,即使美国加征15%关税,欧盟企业仍认为自身具备竞争力[4] - 欧盟拒绝跟随美国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反映出美欧分歧加深,欧盟需在维护西方团结与保持自身经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6] - 欧盟担忧与美国爆发贸易战,因欧洲经济本就不景气,不愿拿就业和民生去冒险[4]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及对华措施 - 欧盟已实施第19轮对俄制裁,并将矛头指向中国,针对中国等第三国的炼油厂、石油贸易商和石化公司进行限制[6] - 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中国随后将欧盟两家银行纳入反制清单,禁止国内组织与其交易[7]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宣称将对“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中国等国行为体”采取进一步措施[6]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与美俄互动 - 俄罗斯副外长表示已准备好与美国在能源领域深入合作,特别点名“萨哈林1号项目”,该项目原由美国埃克森美孚持有30%股份[7] - 普京签署法令允许包括美企在内的外国投资者重新获得“萨哈林1号项目”股份,旨在通过能源合作缓解经济压力并分化西方阵营[9] - 俄罗斯寻求与美能源合作以刺激欧盟和乌克兰不满,从而争取更多战略空间,若达成协议可增加石油出口并换取外汇储备[9] 美国的双重标准与战略矛盾 - 美国一方面要求欧盟禁止中国、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讨论能源合作,表现出典型的“双标”[10] - 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极致化,导致其只顾自身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利益,长期可能损害自身信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