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流动性操作规模与净投放 - 9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实现MLF净投放3000亿元 [1] - 央行已连续7个月对MLF进行加量续作,近两个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 [1][2] - 同日央行开展48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当日有4870亿元逆回购到期 [1] - 9月央行已开展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3个月和6个月期限品种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元,加量规模与上月持平,为连续4个月保持此操作力度 [1] 市场资金压力与央行应对 - 9月22日至26日当周,央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高达21268亿元,其中逆回购到期18268亿元、MLF到期3000亿元,单周到期规模升至年内高位 [2] - 9月25日央行及时开展MLF操作,有效缓解了资金集中到期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2] - 自5月央行降准释放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后,近4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 [2] 流动性操作机制优化 - 央行对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进行调整,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美式招标) [5] - 9月22日开展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专门应对跨节和跨月流动性诉求 [5] - 9月19日尾盘央行公告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时点较传统节假日前提早,有助于合理安排节后投放到期规模,避免市场资金面超预期波动 [5] 市场利率表现与政策意图 - 9月2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全线上涨,7天期Shibor上涨12.80个基点至1.5900% [4]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上行,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11.1个基点至1.5864% [4] - 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多重政策考量,包括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引导信贷投放、稳定市场预期以及释放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信号 [3] 政策工具影响与未来展望 - 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运用频率预计将比往年更高,有望成为央行调节短期流动性的常态化工具 [6] - 操作机制改革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唯一政策利率地位,有利于提升债券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效能 [6] - 近3个月DR014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按1.55%计算)的利差约为5个基点,意味着短期内14天期逆回购利率或有5个基点左右的下行空间 [7] - MLF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改革后,相关利率已呈现下行趋势,MLF操作利率单边下调压缩了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利差 [7]
MLF连续7个月加量续作!央行多工具护航跨季资金面
第一财经·2025-09-25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