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火锅市场热度与现象 - 壶・茶馆火锅在北京常年位居大众点评热门榜前列,晚间需排队两三小时,是当地“火锅排队王”[1] - 卿庭・成都鲜货火锅在上海引发排队热潮,工作日超200桌,周末峰值近600桌[1] - 苏州、武汉、南京、成都等地也出现苏见山、共炉、碳山河、蓉城小将等茶火锅品牌,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3] - 连锁头部品牌如湊湊火锅推出“龙井清润茶香锅”,季季红火锅联合淳茶舍推出“春茶火锅”,纷纷入局加码[3] 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 - 茶火锅产品名趋向长命名,如茶香毛肚三脆卷、桂花乌龙千层肚等,类似奶茶店风格,增强新鲜感[4] - 产品设计注重视觉冲击,如壶茶馆的“手剥山竹茉莉雪”、共炉的“普罗旺斯番茄蜜肉”,自带打卡属性[5] - 空间设计融合山野风,如共炉・茶汤火锅局结合工业侘寂风与绿植,营造自然野趣与艺术氛围[7] - 创新不仅是“以茶入锅”,更是融合多元茶文化与用餐场景,实现体验升级[9] 健康需求与市场驱动力 - 茶火锅源于川渝对“吃辣不上火”的需求,老鹰茶等自带清热解腻特性[10] - 茶叶富含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能在享受美味时起到抗氧化、防上火功效[10] - 茶汤锅底更适合涮鲜食材,如鲜猪血、毛肚等,能提升食材风味并让消费者感知产品价值感[12] - 全球健康经济2023年达6.3万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7.3%,健康饮食追求持续升温[12] 行业背景与成本效益 - 近一年火锅门店净增长为-27126家,行业处于激烈洗牌期[13] - 火锅人均消费从2022年86.7元跌至2025年77.4元,四年降幅达11%,行业进入微利阶段[13] - 茶火锅等细分赛道可在锅底成本上优化,牛油锅底成本占比25%-30%,而“三分油七分汤”模式可压至10%-15%[14] - 超9成年轻人认可情绪价值,超5成主要从社交汲取情绪价值,消费决策转向“意义-体验”[15] 市场前景与挑战 - 茶火锅“小而美”模式能精准聚焦目标客群,提升顾客忠诚度,但市场规模有限,扩张缓慢[17] - 品牌在食材采购、议价能力上弱于大型连锁,成本控制压力大[17] - 业内认为茶火锅缺乏独特味觉记忆点,营销过度倾斜网红包装,性价比不高导致消费者新鲜感易褪去[17] - 目前最大连锁品牌矮冬瓜红茶火锅仅20多家门店,品类预计成为区域市场的精致小店,服务于部分追求“新奇+健康+出片”的年轻人[18]
茶火锅:还没火,就快过气了?
36氪·2025-09-25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