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底中国演唱会主办江湖:核心壁垒到底是什么?
腾讯音乐腾讯音乐(US:TME) 36氪·2025-09-25 11:59

行业核心观点 - 演唱会主办行业表面光鲜但实际门槛高、资金风险大、市场变数多,并非“躺着赚快钱”的香饽饽 [1] - 主办方需兼具内容理解、粉丝运营、制作能力和商业眼光,角色复杂且带有一定博弈性质 [3] - 行业已从草莽时代演进至资本时代,形成系统化、平台化的权力结构,头部效应显著 [10][31] 行业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80-90年代)为“穴头”横行的草莽时代,依靠信息差和资源整合赚取差价,利润率可达40%-50% [5] - 第二阶段始于1997年《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出台,行业进入规范化,公司化运营的主办方取代“穴头” [7] - 第三阶段(2010年前后)进入资本时代,大型主办方推动全产业链化,行业走向专业化、数字化 [8]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形成头部主办方、艺人服务型主办方、地方型主办方和平台型主办方四类主要玩家 [11] - 头部主办方华人演艺CMC Live市场份额过半,对外投资32家公司,控制企业达39家,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14][18] - 2025年一季度有5家机构主办演唱会达10场及以上,其中华人演艺CMC Live主办46场,罗盘文化和Live Nation分别主办14场和13场 [29] 主要参与企业 - 头部主办方代表包括华人演艺CMC Live、罗盘文化、阔景音乐、风华秋实等,具备全产业链运营能力 [13] - 艺人服务型主办方如亚美时代(服务华晨宇)、杰威尔音乐(服务周杰伦)等,深耕特定头部艺人 [23] - 平台型主办方如大麦、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依托票务、技术和生态优势深度参与主办业务 [26][28] 行业核心壁垒 - 行业门槛从“资本游戏”回归业务资源本身,对操盘能力和专业性要求提高 [32][36] - 核心壁垒在于能否打通艺人洽谈、主题策划、审批、制作、宣传、票务、舆情处理全流程 [36] - 与头部艺人的信任关系是软门槛,基于长期积累的口碑与能力,而非短期利益 [38] 企业成功关键 - 资金是敲门砖但非胜负手,过硬的业务能力、市场分析、战略眼光和执行力更为关键 [43] - 成熟主办方将“艺人运营”作为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艺人项目特点解决瓶颈 [36] - 中腰部主办方未来生存策略偏向长期主义,押注细分赛道并与艺人做长线价值绑定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