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动产信托登记迎来“天津样本”,首创“持有+购买”双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5 13:17

试点背景与意义 - 天津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之后全国第五个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地区 [1] - 试点构建了"持有和购买双场景 + 创新资产盘活应用 + 转入转出双流程 + 多部门协同"的创新体系 [1] - 试点旨在解决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时登记制度缺失的瓶颈,以发挥信托财产独立、风险隔离和长期存续的核心优势 [2] 试点核心目标 - 首要目标是打造"金创区"示范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经验 [2] - 推动信托业回归服务本源,鼓励信托公司围绕养老保障、代际传承、资产盘活等场景设计服务模式 [3] - 发挥自贸制度创新优势,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构建创新开放型金融生态 [3] 主要制度创新亮点 -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盘活存量资产"明确为不动产信托的核心应用场景,旨在解决资产流动性差、处置周期长等痛点 [5] - 创新增设"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实现"持有+购买"并行,兼顾存量盘活与增量创造,降低信托设立成本 [6][7] - 建立"转入+转出"双流程闭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权证上注记"不动产信托财产"标识,并构建全周期流程 [8] 实施与保障机制 - 试点由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推动,并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 [1][8] -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平台保障 [8] - 试点充分发挥"金创区+自贸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支持在天津自贸区内率先开展 [8]